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再只读“老”的外国文学了

奋力读书的 单读 2023-02-27


当我们谈论法国文学,我们谈论萨特、加缪、普鲁斯特,等等;日本文学,太宰治、夏目漱石、村上春树,等等;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哥伦比亚,马尔克斯……如果有人问起,现在,那个国家的人们在读什么文学作品?头脑好像就一片空白了。


阅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固然重要,但当时间之河滚滚向前,历史覆盖历史,同代的、上一代的作家们也正立足于自己国家的现实,讲述新的、参与定义一国文学面貌的故事。


谁不想提前一瞥未来的经典之作呢?今天,单读分享 8 本外国文学作品,对应着 8 位已在各国成为中坚力量的作家。他们大多数生在上世纪中后期,对 20 世纪到新世纪的动荡有坚实的体验,足以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新历史,正在催生出怎样的新文学。



01

墨西哥:《沙漠中的战斗》


当一个孩子成长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废墟之上,会怎样吸收它残忍的养料?墨西哥作家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José Emilio Pacheco)在短篇小说集《沙漠中的战斗》的同名故事里,从孩子的视角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战之后,墨西哥改头换面,但政治和经济上的乐观主义仍无法抚平阶级与宗教的裂痕。在学校里,孩子们假扮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红土院子里以冲突为游戏,这就是“沙漠中的战斗”。出生于中产家庭的卡洛斯敏感地观察到这一切,但这时更大的矛盾正困扰着他:他思念着朋友的母亲玛莉亚娜。


人人都认为这关乎于性,只有孩子自己认为这关乎爱。他被带去教堂和医院,以获得精神上的“痊愈”。帕切科借卡洛斯的之口说道,“不,我没有痊愈,爱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病,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正常的事情就是憎恨。”


在国际上,帕切科虽然在国际上没有前一代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或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那么知名,但《沙漠中的战斗》在墨西哥几乎家喻户晓。作为墨西哥 20 世纪的重要作家——也是一位早熟的诗人,在二十代写下“我不爱我的祖国 / 她抽象的光芒 / 无法把握”这样爱与批判共存的诗歌——帕切科直率的语言、厚重的描写,带领我们在拉美文学的疯狂与爆炸之外,用动人的纯真去看待历史之残忍。



02

日本:《雪的练习生》

“凡事离崩塌其实只有一步:无论是滴水不漏组织起来的联邦,还是我完美如英雄铜像的自我形象,或是我波澜不惊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没必要继续乘坐将沉的船。我想主动跳进海里游走。”


我们对日本文学都有一些固定的印象:川端康成的优雅、太宰治的颓废、三岛由纪夫的决绝、村上春树的冷静,等等等等。而多和田叶子的《雪的练习生》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感受:超然的感知力。她早年学习俄语,在大学毕业后旅居德国,用德、日双语创作,被认为是日本越境作家的代表人物。2019 年到 202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预测,多和田叶子和村上春树一样榜上有名。


《雪的练习生》令人迷惑地(也是奇妙地)记录了三代北极熊的生活。这里的“北极熊”不只在马戏团里上演杂技,或是成为动物园里的偶像熊,还能与写作、开会、思考,忍不住记录他们的世界。熊外婆说,给人看自传的心态,就像小孩子想让人看自己的排泄物。


但这“排泄物”之中,披上熊皮的生灵们书写苏联社会的僵化,柏林墙倒塌前东德的失败感,还有现代小世界里的残酷。多和田叶子的故事里依然有一种日式的悲哀,但她跳脱的语言、跨越多种现实的感知力,都带来了世界性的表达。



03

南非:《承诺》


“不知曼德拉此刻是否在那里,在他的办公桌前。从阶下囚到总统,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幕。”——这是一个南非白人家庭成员的讲述。


《承诺》的故事在这个家庭内部发生,从 1986 年到 2018 年,轮换讲述了四次葬礼;1986 年到 2018 年,南非也从一个少数人对多数人实施种族隔离的国家,变成一个拥有黑人民族英雄和民主政府的“彩虹之国”。


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这个家庭三十年来迟迟没有兑现给黑人女仆萨洛米的一个承诺:让她真正拥有自己常年居住的小屋。母亲在死前作出这个承诺,但法律阻断了交接的发生。父亲、姐姐相继去世时,潜隐的阻碍却一个个浮上表面,正如人与人之间的裂痕,无法在社会转变的一夜之间溶解。


“你瞧,现在我们离彼此很近,如此亲密,会死在一起。我们仍需解决的,只有那些针对活人的遗留问题。”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Damon Galgut)用一种集合又分散的后现代视角,写下一个关于历史与道德债务的家庭故事。


自十七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他就已是南非文学的中坚力量,直到借由《承诺》获得 2021 年布克奖而被更多人熟知。同年,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塞内加尔籍作家萨尔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我们总是在人性的书写上仰望欧洲经典,但在曾经的无声之地,非洲文学正冉冉升起。



04

爱尔兰:《单读 32·寻找救生艇:爱尔兰文学特辑》


收录在爱尔兰文学特辑《寻找救生艇》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埋了我父亲你会死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有一个惹人好奇又爱尔兰味十足的前提:女主角想为仍在世的父亲举办一场葬礼。


跟随她与殡葬人的对话,会发现这个在这个故事的中心,仍是爱尔兰土地下掩埋的分裂与离散。即便是习惯于分离的殡葬人,也忍不住评论说,“这该死的地方到处是与他们所爱的事物分离的人”。


与母亲生长于爱尔兰的女主角,最近才与生活在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在同一岛屿上,却隶属于英国)的父亲相见。然后,她决定自己创造一个机会,与他彻底告别——但连读者都能感觉到,在历史纠缠、既不是这样也难以成为那样的土地上,只有分离,没有告别。


通过一个短短的故事,作家莉萨·麦金纳尼(Lisa McInerney)用尖锐又诚实的口吻,讲出人们难以启齿,但一启齿便与历史上所有苦痛一起连根拔起的苦痛。“北爱尔兰”问题也是《寻找救生艇》里其他数个故事的背景,一个新生代的爱尔兰作家群体,正以写作的形式直视共有的伤痕。



05

巴西:《星辰时刻》


也许所有人一生都在想象和期待一个幻梦般的“星辰时刻”。它让我们熬过枯燥疲惫的日常生活,咽下操劳、孤独、彷徨和不甘,但我们如何能将之辨认出来,这样流彩的时刻又会将我门引向怎样的结局?也许巴西作家李斯佩克朵的《星辰时刻》也是所有人心灵这一侧面的写照。

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巴西作家之一。她是犹太裔,生于俄国内战时期的乌克兰,自幼移民巴西。多元的文化身份和成长环境赋予了李斯佩克朵格外敏感的生活触觉和文学表现力。

《星辰时刻》的主角玛卡贝娅出身巴西东北部一个贫穷的小镇,自幼父母双亡,虔信宗教的姑母在暴力与压制中把她抚养成人。成年后,她移居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一个“一切都与她作对的城市”。她找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薪水微薄。她没有任何爱情经验,直到遇到奥林匹克。然而,因为玛卡贝娅出身低微,无法助力他从政的野心,他转头就开始追求她的本地同事格洛丽亚。

玛卡贝娅就像所有敏感孤独的现代人,她身上有我们共同的卑微和脆弱,挣扎与不安:“那个女孩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就像一条狗不知道自己是狗。她只是模糊地意识到身体里的一种缺失。如果她是那种会表达的生灵,她会这样说:世界在我的外面,我在我的外面。”就让我们拿起《星辰时刻》,这次,由我们来主动潜入内心,将纷杂的世界隔绝在外。


06
法国:《人生拼图版》


如果看小说就像玩游戏一样,由你来选择剧情线,一步步收集线索还原全貌,那会是怎样的阅读体验?乔治·佩雷克的《人生拼图版》就是这样一个游戏般的尝试。

小说的场景设置在巴黎的一幢十层公寓楼里,这幢公寓楼被作者纵向剖开,将房间、楼道、电梯、地下室划分成一个横竖各十格的国际象棋棋盘。作者从四楼楼道开始,依次描绘每个格子中的物品、人物、故事,按照严密的数学结构,有条不紊地描绘了 1468 个人物包罗万象的生活。

这种别出心裁的写作方式是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的拿手好戏,也是他所属的文学实验团体“乌力波”(Oulipo,意为“潜在文学工场”)的创作特色。同属这一团体的还有人称“实验小说家”的雷蒙·格诺,他的《一百万亿首诗》就是十首十四行诗,但阅读时每一句都可以从不同的诗里随机组合,从而衍生出一百万亿个组合。

于是,阅读的选择权永远在读者手中。在《人生拼图版》里,你可以跟着作者每章的叙述,像中国象棋中马走的“日”字步一样了解每一户人的生活;也可以跟进一条“角色剧情线”,集中看完一个角色身上的故事;或者,作者还在文后留下了“故事提示”,对每户人家间的情节关联作出了阅读的提示。

1975 年 6 月 23 日晚上即将 8 点钟的这一刻,巴黎这栋公寓楼里的一切仿佛按下暂停键。游戏就此开场,等待你去开启一次与众不同的阅读历险,探索一个大众视野之外的法国。


07
哥伦比亚:《坠物之声》


哥伦比亚的风貌与生活,是否只有《百年孤独》这一种呈现方式?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只能被禁锢在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之中吗?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Juan Gabriel Vásquez)的《坠物之声》就给出了另一种回答。

小说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头:一只出现在前毒贩私人动物园中的河马在逃亡途中被杀。安东尼奥·亚马拉由此想起了他曾经的一个朋友,神秘的里卡多·拉韦德。在随后的回忆中,政治、社会与当代人的个人生活短兵相接,在冷静的叙述之下静水深流。

小说于 2011 年出版,让加夫列尔·巴斯克斯成为首位获得“国际 IMPAC 都柏林文学奖”的拉美作家。他的风格与此前我们所熟知的拉美文学截然不同,没有鲜艳夸张的场景幻象,没有血肉模糊的暴力记忆,一切都在平静中暗流涌动,却同样处理着厚重的背景,讨论哥伦比亚的历史与现实、记忆与生活。

正如评论家马尔科姆·福布斯所说,“《坠物之声》是一部精妙的编年史,记录了贩毒集团和政府势力之间的暴力如何蔓延开来,影响和侵蚀着普通人的生活。他鲜明的现实主义——是他的同胞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变奏的反面——加上他对记忆的抒情处理,产生了一种既让人激动又让人清醒的阅读效果。”


08
阿根廷:《床上抽烟危险》


是时候颠覆对拉美文学的厚重想象,来点诡谲刺激的拉丁美洲当代恐怖小说了。阿根廷女作家玛丽安娜·恩里克斯(Mariana Enríquez)的短篇小说集《床上抽烟危险》便是不错的选择。

作为当代拉美哥特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充满戏剧张力,内容新颖,构思大胆,极富地域文化特色。擅于借助民间传说、都市怪谈以及边缘人物的自白,呈现现代城市的贫困与暴力、拉美独裁统治的后遗症,以及当代人的生存和心理困境。

《床上抽烟危险》由十二则色彩浓郁的短篇故事组成,延续了恩里克斯的哥特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经典恐怖元素与当代文化现象交织,虚构的灵异里透视个人与历史的疤痕。台灯下缭绕的香烟和雨夜里悄悄燃起的火焰,顶楼上的疯女人与被诅咒缠绕的社区,一群失踪多年后突然离奇出现的孩子,一个偷拍客男孩和一个痴迷于心跳声的女孩,为纪念逝去的偶像而潜入坟场的追星族……隐藏在浓郁黑暗背后的究竟是什么?

崩溃的城市,自我背叛的社会,网络时代的孤独——这些故事来自污秽、残破不堪的现实与噩梦空间,然而又不止于此。诡秘的恐怖小说外壳让恩里克斯的小说非常容易阅读和进入,读者像踏入流沙一样深陷其中,最终得以发觉,怪谈的内核正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不安。

撰文:菜市场、Iris
编辑:菜市场


加入 2023 单读全年订阅也可获得
《单读 32·寻找救生艇:爱尔兰文学特辑》
今日下单获赠铸黑版单向历
随 2023 第一本单读发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